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与资源 > 行业动态
返回列表页
丰田开放5680件专利使用权:"阳谋"还是"阴谋"?(2015-1-3)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03 14:18    点击量:2296

分享到: | | |

公开专利另有目的 整合优势牵制对手

2015年1月6日,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丰田突然宣布,将开放公司5600余件汽车氢燃料电池专利使用权。按照丰田的规划,在市场导入初期,即2020年底前,将无偿提供燃料电池组约1970件专利、高压储氢罐约290件专利、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约3350件专利。此外,为促进加氢站尽快普及,丰田将无限期无偿提供制造、供给氢气的加氢站相关约70件专利的使用权。在使用这些专利时,使用者需向丰田提出申请,就具体使用条件等进行个别协商后签订合同。

无独有偶,在2014年6月,特斯拉公司也曾宣布将无偿开放公司的所有专利,此次丰田“复制”特斯拉的思路,被业界认为是丰田在挑战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同时颠覆和改变燃料电池在汽车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尽管两者都宣称免费公开各自专利,然而,业内人士却看出了不一样的地方。

“两家公司的开放专利政策都是为了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吸引更多的研发资源,进而提高其行业发展速度。在专利开放方面,与特斯拉相比,丰田设置了更多的限制,例如,其专利免费使用的时间截至2020年,而且明确限制了使用范围不包括‘汽车之外的产业’。而特斯拉则没有明确相关的限制,这与两家公司的专利实力及其专利成本有关。”

而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看来,丰田刚对Mirai燃料电池车进行小批量投放市场就无偿开放诸多专利确有深意。“无偿放开专利使用权意味着将在技术上掌控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取向和路径,以及使其相关标准国际化。无论谁使用,都不可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超越有20几年积累的丰田,这一点丰田有自信。”许艳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于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长,必须有基础设施保障,因此,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普及仅靠少数几家车企难以成势,无偿开放专利将促使更多企业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和商业化。

 

国内企业谨慎借鉴 避免落入专利陷阱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在我国还处于样品开发阶段,并且只有上汽集团等少数几家厂商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免费公开专利对于国内汽车厂商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基本还没有形成,丰田开放专利的确给国内车企提供

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但要想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并非易事,目前上汽集团在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方向和趋势上不会有太大调整。”上汽集团技术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免费并不意味着可以免责,面对公开的专利,国内企业如何合理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进行专利合作前,最好请专业的专利律师介入,从专利引进、布局、许可各方面做好基础工作,一方面防止自己落入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占领先机。”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房德权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专利公布的信息往往比实际技术更简单,但作为一种公开技术方案的文本,相对其他文献来说,专利已经记载了所需实现技术目的最详细的技术方案,在目前的背景下,国内车企如果能对丰田公开的专利进行详细研究,应该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摘自 国家统计局网站)